連載三十二 | “源牌自控”為中國樓控夢想而來
2021-07-30
不過,要實現溫度、濕度、新鮮度、潔凈度、噪聲達標,就意味著高能的電耗。試想在夏天,室外的空氣達到30多度,如果開啟新風,讓這些30多度的空氣涌入室內,就必然會加重空調和電力負荷,能耗之高可想而知。許多寫字樓為了降低運行費用,甚至會選擇直接關掉新風, 就為了節省這筆不小的開支,當然也就無從談起新鮮空氣的體驗。但珠江城不同,珠江城獨有的空調模式,讓它既保持著24小時的潔凈舒適的條件,又保持著不可置信的低能耗。
工程部毛偉琴說,關于辦公建筑的單位能耗,有一個國家標準, 簡單來說就是實際能耗與使用面積的比。它的指標值是100,引導值是75。
“我們這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是5天半。2015年算出的值是113,修正后的值是106;2016年算出的值是111,修正后是103;2017年算出是98,修正之后是91……” 她這樣介紹道,“在廣東地區能拿到這樣的業績,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。省建科院的周處長說,廣東地區地方性的指標能做到120已經很不錯了,珠江城現在已經低于100了,正在朝著75的方向跑。現在,我們的入住率已經達到95%,我們的指標就會更低。”
這一點很好理解。就好像一間房子只有一個人用,打開空調就一定會消耗一定電量;但當房間里有兩個人時,即使他也會排出熱氣,但是空調的能耗并不會達到之前兩倍。如果我們把人數作為能耗比的分母, 那么在只有一個人的情況下,這個能耗比肯定是偏向虛高的。
所以滿負載運行之后,才能夠真正反映節能效果。
這一切,都該用數據說話。
果然,2017年和2018年廣東省建科院的評估結果如她所料。
2017年,廣東建科院的數據顯示,珠江城每平方米空調用電28度,其他寫字樓平均在50多度。
2018年,建科院再次對六項分項能耗分布進行統計分析,顯示珠江城中央空調能耗占總能耗的占比為 31%,設備機房(含所有設備房) 空調能耗占比為 3%,電梯能耗占比為 14%,一般動力用電能耗占比為7%,公共照明能耗占比為 11%,辦公樓塔樓、商業等綜合客戶用電能耗共占比為34%。而在一般超甲級寫字樓中,空調系統的能耗占總的建筑物能耗的60%以上。
2018年7月,美國全國廣播公司(NBC)盤點出全球十大可持續建筑物。其中,珠江城大廈以世界最節能環保的摩天樓上榜。而在此之前,它已經獲得了數個國際環保獎。對于這一點,設計單位特別強調, 該大廈節能效應的最大貢獻來自空調系統。“室內溫度設定在28℃就可以讓人感受到26℃的體感溫度,就是這2℃的溫差,便可節省空調25的能耗。”相比常規非節能建筑,建筑自身能耗降低近60%。這就是當初備受爭議的冷輻射空調與VAV新風系統的貢獻。說來有意思的是,在大部分人的觀念里,空調,自然是要吹風的。因此在一開始聽到冷輻射時,許多人以為珠江城沒有空調。
除開設計與施工的功勞,后期運維也有重大貢獻。在珠江城運營期間,①根據空調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,業主、物管單位和系統控制單位多次組織空調系統程序優化討論會、空調系統運營專題會、空調系統能耗分析專題會等,對空調系統進行優化調試,有針對性地修正 PLC 控制程序,使得空調系統運行起來更加高效。②同時,空調系統的水泵、新風機組、排風機組和冷卻塔均采用變頻控制,能根據實際負荷調整運行頻率,整個空調系統能得到全方位、多角度的控制優化,綜合以上措施, 使得珠江城空調系統能耗大大降低。而這,則是PLC樓控系統提供的因地制宜的可能,以上的做法,大廈的管理者如果面對的是DDC系統,簡直是不可能做到的。